李白江夏送老友 設宴特選黃鶴樓

前陣子,應邀到揚州出席一個博物館專業的研討會。時值閏三月,朋友戲稱「煙花三月下揚州」。無可否定,這一句一定是最能代表揚州的詩句。
一向大咧咧的李白,從來不會掩飾心裏的情感。這一次溯江漫遊之前,他認識了孟浩然。
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,在仕途失意之後,便修道歸隱終身。他也是一個口直心快的人,而且才華洋溢。這種性格的人本來先天上已經跟李白很投契,加上孟浩然也雅好修道歸真,所以與李白實在有太多共同話題了。
這次,李白知道孟浩然將要東遊廣陵(今江蘇省揚州市),自己剛好寓居安陸(今湖北省安陸市),於是特意命人帶信,邀約在江夏(今湖北省武漢市)一聚。雖然安陸、江夏都在湖北省,但還是隔了一個市,用今日的高鐵車程計算,還是要40分鐘的!所以,李白很夠「老友」,坐一程高鐵送一個朋友。
有一點可以特別提提,孟浩然大約比李白年長12歲。對李白來說,孟浩然既是朋友,也是老師,所以稱他為「孟夫子」(李白《贈孟浩然》:「吾愛孟夫子,風流天下聞」)。所以,李白不只很夠「老友」,也很尊重「孟夫子」。
剛才說到孟、李二人都雅好神仙道術,所以這次聚會的地點也很有意思。
黃鶴樓位於今日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,地處龜、蛇二山之一的蛇山之巔,從高而下,形成「龜蛇鎖大江」之勢。這座湖北地標建築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(223年),與湖南岳陽樓、江西滕王閣並稱「江南三大名樓」。
黃鶴樓之所以以「黃鶴」為名,乃因一位三國「故人」曾「駕黃鶴返憩於此」的典故。根據唐人閻伯理《黃鶴樓記》轉引一本尚見於當時的輿地典籍《圖經》指:「費禕登仙,嘗駕黃鶴返憩於此,遂以名樓。」(此文見載宋之《文苑英華》)1993年,也因為這個故事,當地政府在黃鶴樓東北修築了費禕亭。
事實上,這個仙人最早並非是費禕。蕭梁時期修編的《南齊書》的《卷十五·志第七·州郡下》記,夏口城據黃鵠磯而建,「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」。這個「子安」,除了其字外,今日已查不到更多的資料,但可以肯定並非費禕(他字文偉,是江夏人),所以唐人閻伯理很可能張冠李戴了,又或者當時是有兩個不同人物的版本。有趣的是,後人為了替閻伯理圓事,刻意把「子安」與「費禕」合而為一。像明朝的王世貞便在他的小說《列仙全傳》寫道「費文偉,字子安,好道得仙」,硬生生把「子安」變成費禕的字。
故此,這次李白選中了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之地真夠意思,二人都好神仙道術,在這個有神仙飛過的樓上飲酒,也真格外有「仙味」。
*此文曾刊載於《文匯網》,2023-05-17。